東漢和帝皇后陰氏(約公元75年---公元103年),新野(今中國河南新野南)人,漢和帝劉肇的第一任皇后。她的曾祖父是漢光武帝皇后陰麗華的哥哥 dịch - 東漢和帝皇后陰氏(約公元75年---公元103年),新野(今中國河南新野南)人,漢和帝劉肇的第一任皇后。她的曾祖父是漢光武帝皇后陰麗華的哥哥 Việt làm thế nào để nói

東漢和帝皇后陰氏(約公元75年---公元103年),新野(今中國河南新


東漢和帝皇后陰氏(約公元75年---公元103年),新野(今中國河南新野南)人,漢和帝劉肇的第一任皇后。她的曾祖父是漢光武帝皇后陰麗華的哥哥陰識,父親名陰綱,母親鄧氏,是漢光武帝大功臣鄧禹的孫女兒。公元96年二月,17歲的陰氏被立爲皇后。後被廢,和帝永元十六年(104年),葬於臨平。





編輯本段簡介

和帝皇后陰氏
和帝皇后陰氏
陰氏是漢光武帝光烈皇后的曾孫侄女,曾祖父是光烈皇后的兄長——執金吾陰識。陰氏幼時聰慧,善書藝。永元四年(92年),選入掖庭,以光烈皇后近系親屬之故,封貴人。甚受漢和帝特殊寵愛。永元八年(96年),冊立爲皇后。父陰綱被封爲吳房侯,官位特進。陰綱三個兒子陰軼、陰輔、陰敞,皆爲黄門侍郎。

自鄧綏入宮後,漢和帝對陰皇后的愛寵稍爲衰退,陰皇后時常有恚恨。陰皇后外祖母鄧朱時常出入宮廷,在永元十四年夏(103年),有謠言指陰皇后與鄧朱共挾巫蠱之道。事情被揭發後,漢和帝遂使中常侍張慎與尚書陳褒於掖庭獄雜考究此案。

鄧朱及二子奉、毅與陰皇后弟陰軼、陰輔、陰敞辭語相連及,以爲祠祭祝詛,大逆無道。奉、毅、輔在考察此案時死於獄中。漢和帝遣司徒魯恭持節賜陰皇后書策,繳上璽綬,遷於桐宮,陰皇后遂因此憂傷而死。立爲皇后隻有七年,葬於臨平亭部。

陰皇后父吳房侯陰綱自殺。陰軼、陰敞及朱家屬徙日南比景縣,宗親外内昆弟皆被免去官職歸還田里。永初四年(110年),鄧太後詔赦陰氏諸位被罰遷徙的家屬悉數歸回故郡,歸還其資財五百餘萬。
編輯本段人物生平
和帝皇后陰氏
和帝皇后陰氏
陰氏自小聰慧,能書善畫,喜愛音樂。

東漢和帝劉肇的皇后---陰氏漢和帝永元四年(壬辰,公元92年)八月,13歲的陰氏,經過特選進入後宮。由於聰慧美麗,多才多藝,14歲的漢和帝非常喜歡她,不久就被封爲貴人。

漢和帝永元八年(丙申,公元96年)二月已醜日,漢和帝18歲時,大長秋鄭眾奏請冊立皇后。經過一番鄭重選擇後,冊立17歲的陰氏爲皇后。她的父親陰綱被封爲吳房侯;陰綱的三個兒子陰軼、陰輔、陰敞,皆爲黄門侍郎。同年,鄧禹的另一位孫女鄧綏被封爲貴人,年僅16歲,而這位鄧貴人一入宮就深得漢和帝的喜愛。這不免讓貴爲皇后的陰氏嫉妒,漸漸流露出不滿的神情。日子一久,漢和帝對陰皇后漸漸開始疏遠,寵愛也不如從前,反而將對她的寵愛全部移到了鄧貴人身上。有一次,鄧貴人生病,連日臥床不起。漢和帝十分憐惜,恩許她可以召入家人進宮探視,並且不限時日。聰明的鄧貴人知道陰皇后已對自己不滿,於是竭力推辭,並勸漢和帝說:“宮廷禁衛森嚴,如外人久滯留宮内,會使群臣批評陛下徇私情,譏諷臣妾不知足,於公於私都不宜。”她的明智識禮,使得漢和帝對她更加讚歎,除了寵愛外又增添了不少敬重。這就更加劇了陰皇后的恨意。

漢和帝永元十三年(辛醜,公元101年)夏,漢和帝身患痢疾,久臥不起。到農曆五月中旬,病勢更加沉重。大家都以爲皇帝沒有希望了,住在嘉德宮里的鄧貴人,日日祈禱上蒼保佑漢和帝早日康複。但陰皇后見漢和帝垂危,卻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報複,她密語左右:“我若得志,一定將鄧氏滿門抄斬!”鄧貴人聽到這一消息,好似晴天霹靂,差點以自殺來擺脱這場災難。後來,漢和帝的病好後,陰皇后的希望也落了空。她的姨母鄧朱經常出入宮廷看望她,看到因失寵如此痛苦的她,於是教她以巫術蠱道來咒詛鄧貴人速死,或使皇帝無子,以此來保全皇后之位。

漢和帝永元十四年(壬寅,公元102年)夏,有人把鄧朱氏家中供奉巫蠱之事向漢和帝密告。漢和帝查問結果,得知確有其事後非常憤怒,以大逆不道罪將相關人員逮捕入獄。鄧朱和她的兩個兒子奉、毅,以及陰皇后的三個弟弟陰軼、陰輔、陰敞等,均以大逆不道罪逮捕入獄。陰、鄧兩族皆受株連,陰皇后的父親陰綱自殺,其弟陰輔死於獄中,其餘一律被遣回原籍,内外昆弟皆免官鄉里。陰皇后的舅舅奉、毅也當場被拷打致死。漢和帝認爲陰皇后失德,不足以母儀天下,於是派司徒魯恭持節將陰皇后從長秋宮遷到待罪的桐宮居住。

漢和帝永元十五年(癸卯,公元103年),追悔莫及的陰皇后在憂憤和羞愧中一病不起。同年,因病去世,終年28歲,葬於臨平亭部。

漢和帝永元十六年(甲辰,公元104年),葬陰皇后於臨平亭部。

漢安帝永初四年(庚戌,公元110年),己是太後的鄧綏執政期間,她下詔赦免陰氏之罪,遣還的家屬重被召回,並補償資財五百餘萬。
編輯本段典籍記載

《後漢書·皇后紀》

和帝陰皇后諱某,光烈皇后兄執金吾識之曾孫也。後少聰慧,善書蓺。永元四年,選入掖庭,以先後近屬,故得爲貴人。有殊寵。八年,遂立爲皇后。

自和熹鄧後入宮,愛寵稍衰,數有恚恨。後外祖母鄧朱出入宮掖。十四年夏,有言後與朱共挾巫蠱道,事發覺,帝遂使中常侍張慎與尚書陳褒於掖庭獄雜考案之。朱及二子奉、毅與後弟軼、輔、敞辭語相連及,以爲祠祭祝詛,大逆無道。奉、毅、輔考死獄中。帝使司徒魯恭持節賜後策,上璽綬,遷於桐宮,以憂死。立七年,葬臨平亭部。父特進綱自殺。軼、敞及朱家屬徙日南比景縣,宗親外内昆弟皆免官還田里。永初四年,鄧太後詔赦陰氏諸徙者悉歸故郡,還其資財五百餘萬。


分享
词条分类[我來完善]
按学科分类: 中国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古代 中国历代后妃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
注释信息[我來完善]
扩展阅读[我來完善]
1.景阳网:http://www.dhllj.com
相关词条[我來完善]
邓绥 阴丽华 邓禹 汉和帝 后宫 东汉 中国古代史 中国历代皇帝年表 中国历代皇后列表
2 0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于归
0/5000
Từ: -
Sang: -
Kết quả (Việt) 1: [Sao chép]
Sao chép!
東漢和帝皇后陰氏(約公元75年---公元103年),新野(今中國河南新野南)人,漢和帝劉肇的第一任皇后。她的曾祖父是漢光武帝皇后陰麗華的哥哥陰識,父親名陰綱,母親鄧氏,是漢光武帝大功臣鄧禹的孫女兒。公元96年二月,17歲的陰氏被立爲皇后。後被廢,和帝永元十六年(104年),葬於臨平。 編輯本段簡介 和帝皇后陰氏和帝皇后陰氏 陰氏是漢光武帝光烈皇后的曾孫侄女,曾祖父是光烈皇后的兄長——執金吾陰識。陰氏幼時聰慧,善書藝。永元四年(92年),選入掖庭,以光烈皇后近系親屬之故,封貴人。甚受漢和帝特殊寵愛。永元八年(96年),冊立爲皇后。父陰綱被封爲吳房侯,官位特進。陰綱三個兒子陰軼、陰輔、陰敞,皆爲黄門侍郎。 自鄧綏入宮後,漢和帝對陰皇后的愛寵稍爲衰退,陰皇后時常有恚恨。陰皇后外祖母鄧朱時常出入宮廷,在永元十四年夏(103年),有謠言指陰皇后與鄧朱共挾巫蠱之道。事情被揭發後,漢和帝遂使中常侍張慎與尚書陳褒於掖庭獄雜考究此案。 鄧朱及二子奉、毅與陰皇后弟陰軼、陰輔、陰敞辭語相連及,以爲祠祭祝詛,大逆無道。奉、毅、輔在考察此案時死於獄中。漢和帝遣司徒魯恭持節賜陰皇后書策,繳上璽綬,遷於桐宮,陰皇后遂因此憂傷而死。立爲皇后隻有七年,葬於臨平亭部。 陰皇后父吳房侯陰綱自殺。陰軼、陰敞及朱家屬徙日南比景縣,宗親外内昆弟皆被免去官職歸還田里。永初四年(110年),鄧太後詔赦陰氏諸位被罰遷徙的家屬悉數歸回故郡,歸還其資財五百餘萬。編輯本段人物生平和帝皇后陰氏和帝皇后陰氏 陰氏自小聰慧,能書善畫,喜愛音樂。 東漢和帝劉肇的皇后---陰氏漢和帝永元四年(壬辰,公元92年)八月,13歲的陰氏,經過特選進入後宮。由於聰慧美麗,多才多藝,14歲的漢和帝非常喜歡她,不久就被封爲貴人。 漢和帝永元八年(丙申,公元96年)二月已醜日,漢和帝18歲時,大長秋鄭眾奏請冊立皇后。經過一番鄭重選擇後,冊立17歲的陰氏爲皇后。她的父親陰綱被封爲吳房侯;陰綱的三個兒子陰軼、陰輔、陰敞,皆爲黄門侍郎。同年,鄧禹的另一位孫女鄧綏被封爲貴人,年僅16歲,而這位鄧貴人一入宮就深得漢和帝的喜愛。這不免讓貴爲皇后的陰氏嫉妒,漸漸流露出不滿的神情。日子一久,漢和帝對陰皇后漸漸開始疏遠,寵愛也不如從前,反而將對她的寵愛全部移到了鄧貴人身上。有一次,鄧貴人生病,連日臥床不起。漢和帝十分憐惜,恩許她可以召入家人進宮探視,並且不限時日。聰明的鄧貴人知道陰皇后已對自己不滿,於是竭力推辭,並勸漢和帝說:“宮廷禁衛森嚴,如外人久滯留宮内,會使群臣批評陛下徇私情,譏諷臣妾不知足,於公於私都不宜。”她的明智識禮,使得漢和帝對她更加讚歎,除了寵愛外又增添了不少敬重。這就更加劇了陰皇后的恨意。 漢和帝永元十三年(辛醜,公元101年)夏,漢和帝身患痢疾,久臥不起。到農曆五月中旬,病勢更加沉重。大家都以爲皇帝沒有希望了,住在嘉德宮里的鄧貴人,日日祈禱上蒼保佑漢和帝早日康複。但陰皇后見漢和帝垂危,卻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報複,她密語左右:“我若得志,一定將鄧氏滿門抄斬!”鄧貴人聽到這一消息,好似晴天霹靂,差點以自殺來擺脱這場災難。後來,漢和帝的病好後,陰皇后的希望也落了空。她的姨母鄧朱經常出入宮廷看望她,看到因失寵如此痛苦的她,於是教她以巫術蠱道來咒詛鄧貴人速死,或使皇帝無子,以此來保全皇后之位。 漢和帝永元十四年(壬寅,公元102年)夏,有人把鄧朱氏家中供奉巫蠱之事向漢和帝密告。漢和帝查問結果,得知確有其事後非常憤怒,以大逆不道罪將相關人員逮捕入獄。鄧朱和她的兩個兒子奉、毅,以及陰皇后的三個弟弟陰軼、陰輔、陰敞等,均以大逆不道罪逮捕入獄。陰、鄧兩族皆受株連,陰皇后的父親陰綱自殺,其弟陰輔死於獄中,其餘一律被遣回原籍,内外昆弟皆免官鄉里。陰皇后的舅舅奉、毅也當場被拷打致死。漢和帝認爲陰皇后失德,不足以母儀天下,於是派司徒魯恭持節將陰皇后從長秋宮遷到待罪的桐宮居住。 漢和帝永元十五年(癸卯,公元103年),追悔莫及的陰皇后在憂憤和羞愧中一病不起。同年,因病去世,終年28歲,葬於臨平亭部。 漢和帝永元十六年(甲辰,公元104年),葬陰皇后於臨平亭部。 漢安帝永初四年(庚戌,公元110年),己是太後的鄧綏執政期間,她下詔赦免陰氏之罪,遣還的家屬重被召回,並補償資財五百餘萬。編輯本段典籍記載 《後漢書·皇后紀》 和帝陰皇后諱某,光烈皇后兄執金吾識之曾孫也。後少聰慧,善書蓺。永元四年,選入掖庭,以先後近屬,故得爲貴人。有殊寵。八年,遂立爲皇后。 自和熹鄧後入宮,愛寵稍衰,數有恚恨。後外祖母鄧朱出入宮掖。十四年夏,有言後與朱共挾巫蠱道,事發覺,帝遂使中常侍張慎與尚書陳褒於掖庭獄雜考案之。朱及二子奉、毅與後弟軼、輔、敞辭語相連及,以爲祠祭祝詛,大逆無道。奉、毅、輔考死獄中。帝使司徒魯恭持節賜後策,上璽綬,遷於桐宮,以憂死。立七年,葬臨平亭部。父特進綱自殺。軼、敞及朱家屬徙日南比景縣,宗親外内昆弟皆免官還田里。永初四年,鄧太後詔赦陰氏諸徙者悉歸故郡,還其資財五百餘萬。分享词条分类[我來完善]按学科分类: 中国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古代 中国历代后妃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
注释信息[我來完善]
扩展阅读[我來完善]
1.景阳网:http://www.dhllj.com
相关词条[我來完善]
邓绥 阴丽华 邓禹 汉和帝 后宫 东汉 中国古代史 中国历代皇帝年表 中国历代皇后列表
2 0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于归
đang được dịch, vui lòng đợi..
 
Các ngôn ngữ khác
Hỗ trợ công cụ dịch thuật: Albania, Amharic, Anh, Armenia, Azerbaijan, Ba Lan, Ba Tư, Bantu, Basque, Belarus, Bengal, Bosnia, Bulgaria, Bồ Đào Nha, Catalan, Cebuano, Chichewa, Corsi, Creole (Haiti), Croatia, Do Thái, Estonia, Filipino, Frisia, Gael Scotland, Galicia, George, Gujarat, Hausa, Hawaii, Hindi, Hmong, Hungary, Hy Lạp, Hà Lan, Hà Lan (Nam Phi), Hàn, Iceland, Igbo, Ireland, Java, Kannada, Kazakh, Khmer, Kinyarwanda, Klingon, Kurd, Kyrgyz, Latinh, Latvia, Litva, Luxembourg, Lào, Macedonia, Malagasy, Malayalam, Malta, Maori, Marathi, Myanmar, Mã Lai, Mông Cổ, Na Uy, Nepal, Nga, Nhật, Odia (Oriya), Pashto, Pháp, Phát hiện ngôn ngữ, Phần Lan, Punjab, Quốc tế ngữ, Rumani, Samoa, Serbia, Sesotho, Shona, Sindhi, Sinhala, Slovak, Slovenia, Somali, Sunda, Swahili, Séc, Tajik, Tamil, Tatar, Telugu, Thái, Thổ Nhĩ Kỳ, Thụy Điển, Tiếng Indonesia, Tiếng Ý, Trung, Trung (Phồn thể), Turkmen, Tây Ban Nha, Ukraina, Urdu, Uyghur, Uzbek, Việt, Xứ Wales, Yiddish, Yoruba, Zulu, Đan Mạch, Đức, Ả Rập, dịch ngôn ngữ.

Copyright ©2025 I Love Translation. All reserved.

E-mail: